如果你也曾罹患一種疾病,你有沒有思考過,這場病為你的生活帶來了什麼,又從你的生活剝奪走了什麼呢? 我已經連續好幾天都躺在床上不動,當一灘爛泥了,怎麼辦⋯⋯⋯ 諮商師「要不要休息一段時間?」 我「我每天都在休息啊(沒寫論文的意思)」 諮商師「心裡沒在休息,那不叫休息。」 躺在床上的這幾天,我一直在思考「沒有力氣、慾望、活力」是我的錯嗎?精神疾病從我的生活中帶走了快樂、帶走了生氣、帶走了食慾,有時卻又給我過多的食慾,讓我在暴食後嘔吐;它讓我了無生氣的躺著,面對著他人的問題「你今天做了什麼?」,我常常不知道怎麼回答。「什麼都沒做」,其實也不是什麼都沒做,而是沒有做「有價值」的事而已,可是他人可以理解我的感受和想法嗎?應該不行吧,所以我選擇了最簡單的回答「我什麼都沒做。」 除了快樂以外,精神疾病還從我的生活中帶走了什麼?我想了想,是「信任」與「自信」。它帶走了信任,並同時給予我非常大量的擔憂、害怕與不安。我時常一個人暗暗發抖,我害怕、害怕他人離開、害怕新的事物出現,我甚至害怕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。不管是解離、是靠藥物維持情緒、基本睡眠等等,都讓我自知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、自己的身體,是我不夠努力嗎?如果我再努力一些,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藥、是不是能清楚分辨夢與現實、如果我夠優秀、夠努力,是不是就不會生病了?這些疑問都出自於不夠「自信」,甚至導致「自我厭惡」的惡性循環。